受政策和疫情影響,十月份大多數會議、展覽活動按下暫停鍵,很多企業將11-12月這兩個月看做本年度最后的機會,但行業的不確定性風險依然存在,行業的發展形勢依然撲朔迷離?!堵糜螘埂冯s志近期針對年底會議市場的發展趨勢策劃了一期專題,采訪了多位行業資深從業者和專家,小編精選了部分內容與讀者分享。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訂閱《旅游會展》2022年10月刊。
威海國際經貿交流中心副總經理孫斌斌:

預測年底會有一波辦展辦會小高峰,總體形勢利好,會展商旅市場前景仍然可期。年底兩個月的市場環境會得到優化。隨著不少重量級的會議會展活動均會相繼召開,會展經濟效益將會輻射到其他領域,助推市場經濟活力。臨近年終,各大企業的年會、培訓和員工獎勵游需求也將進一步促進會展商旅業務的復蘇
首都會展集團派駐青島項目季曉鵬:

年底的會議市場仍有很大一部分空間。但是鑒于今年年底時間短、易出現活動集中的情況,而場地可利用時間有限,額外利潤不大,但年底的會議市場利好因素較多,由于前期疫情的反復加之國家重要會議的結束,很多之前因此延期的會議活動會集聚舉辦。預測行業內會出現小的井噴式發展狀況。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療器械創新與應用分會副秘書長閆薇:

年底前疫情的防控不會有太大變化,有可能在防控形式上有些調整,對于會展行業會有一些利好消息。疫情背景下,各行各業在受到沖擊后必將形成一波強有力的反彈,各方及渠道都將為經濟復蘇提供動力,市場各要素間將涌現出新的需求,從而產生新的會展題材和變化。會展經濟將強勢助推產業的發展,我們相信會展業或將迎來下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副秘書長夏琳:

如果疫情緩解,防疫政策放寬,有可能會出現一波活動高潮。但因各種活動積壓太多,很多展覽、會議都延期至11月、12月舉辦,如此集中恢復舉辦,年底會展市場競爭可能比較激烈。
中國女醫師協會副秘書長高燕婕:

因為疫情具有不確定性,所以年底會議市場的恢復還有一定的難度。線上會議的效果與線下會議相比相差較遠,無論是氛圍還是互動方面都有較大差距,線上會議剛興起時大家都感覺到新鮮,但是現在大部分人都感覺到疲勞了,這只是現有情況下推進工作的一個選項。
青島市會展行業協會秘書長、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文旅學院會展經濟研究所所長、會獎研究中心主任薛山:

會展企業仍然是市場中最有活力的主體,在重重困難面前更應該看到未來的機遇。因此,會展企業要樹立對未來會展市場的信心,充分用好國家支持政策,持續組織儲備市場資源,合理規劃資金投入,加強項目團隊建設,維護增進客戶關系,優化企業供應鏈條,積極應對業態轉型,促進傳統模式與數字化、綠色低碳化模式的深度融合。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系主任、新疆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對口支援)梁增賢:

中國會獎產業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應立足于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積極應對新冠疫情的影響,要主動求變,苦練內功,創新發展。經此一疫,中國會獎企業應告別“野蠻生長”,走向高質量發展。
江蘇蘇韻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丙清:

未來2個月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會展業復工復產態勢一片向好,現已轉變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線上交易平臺”與“線下應用場景”相結合的新模式。因此,主辦方要根據目前工作的安排,提前預定會議中心或酒店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芳璞弘(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刁世媛:

最后的兩個月可以說是一年的黃金期。特別是在今年疫情多發的情況下,很多活動被取消或延期,年初的活動延期到年底的特別多,以目前我們接單和預約量來看,只要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年底會展市場還是值得期待的。距離2023年還有不到100天的時間,不論大環境如何,都會有發展的機遇和空間,只是看會展同仁如何把握和運作。
北京遠邁國際旅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雪妍:

年底的市場環境主要還是看疫情的發展和控制情況以及二十大后的政策走向。但利好政策層出不窮,各省的會展審批工作轉變了工作作風,積極擔當,鼓勵發展。對于沉寂了好久的主辦方和承辦方來說,應積極應對來之不易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