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現在的會議產業是各國希望通過互聯互通獲取知識交流的基本源泉。幾乎每一次國家元首、總理或部長出席的會議上,他們都說到“我們怎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會議,如何才能更好地參與和從事會議行業?”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 塔利布?里法伊
從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的引言,我們可以看出,會議產業的價值已得到全球范圍內的普遍認可。細觀會議產業對經濟的影響,我們可以發現會議的直接收益只是冰山一角,更可觀的收益體現在后續廣泛的經濟影響、稅收收入, 以及會議帶來的長期收入等領域。
會議中心,以及其他類似的會議設施在會議產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國際會議中心協會(AIPC)認為會議中心是“經濟增長新引擎”。會議中心能吸引國際商業和產業的領袖和精英,是舉辦地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議中心能提升經濟中特定產業的定位與發展,不僅能推動餐飲、住宿等產業的業績,而是加速經濟發展的戰略手段。
根據AIPC 的統計,在過去五年中,全球的會議產業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 會議中心平均總收入增長率接近25%,主要的增長區域有非洲、亞洲、澳大利亞,因為這些區域GDP 也保持良好的走勢。其中,亞洲地區的增長率為26.5%。AIPC 總裁亞蘭多表示,會議中心的年收入增長率是始終高于GDP 增長率的,當GDP 增長放緩的時候,會議中心的收入增長也會放緩,但是始終高于GDP 增長率,且能夠保持回升。
當然,任何產業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商業風險,不同地區所關注的風險也不盡相同。AIPC 在會員內部的調查顯示,日益激烈的競爭形勢是會議中心首要關心的問題。而由于亞洲的經濟發展放緩,對經濟的關注也日益加重。
本報告通過收集全國范圍內會議中心的基本數據,與2015 年全國會議舉辦情況調查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國內會議中心的發展趨勢,并發現未來會議中心發展所需面對的問題。
目前,國內會議場地隨會議產業的發展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像會展綜合體、酒店、特色場地等都成了會議舉辦地的可選場地,劃定邊界較難明確區分。本報告主要分析會議中心的情況,其他非會議中心的場地并不列入本報告統計范圍。
第一章 全國會議中心地域發展情況
1.1 全國會議中心數量與分布

圖一:全國區域會議中心分布圖
按中國大陸范圍計算,共統計出會議中心603 個。其中華北地區會議中心數量排名第一,共177 個;華東地區165 個,名列第二;華南地區83 個,西南地區70 個,華中地區42 個,東北地區38 個,西北地區28 個。
1.1 全國地區會議數量分布統計

圖二:全國地區會議分布統計
據《中國會議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15 年版)顯示,目前我國每年舉辦會議高達幾千萬場,無法做到盡數統計。通過問卷調查及網絡收集信息,對2015 年國內會議數量和分布進行總結分析后,從2015 年全年會議舉辦區域來看,華東地區舉辦會議最多,占比41%;華北地區位居第二,占比28%; 華南地區占比15%;位居第三位。相比之下,華中、西南、西北、東北地區舉辦的會議數量較少。
1.1 數據分析
受會議產業發展影響,全國范圍會議中心發展不均衡
結合會議中心分布及全國地區會議的分布來看,國內部分地區的會議產業具有明顯優勢, 而部分地區則尚不發達。華北地區優勢極其明顯,以北京為首,形成了一個覆蓋環渤海經濟帶核心發展區域。在會議產業的持續發展趨勢下,各大會議中心全年的承接量呈現出逐年增高的趨勢。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處于中國經濟高增長區域,地區性競爭很明顯。而像西南地區,由于地理位置較遠,配套設施如交通、住宿等尚不完善,會議產業發展較緩慢,會議中心建設與發展也受到制約。
本部分內容節選自《2015會展細分行業年度報告》之五《中國會議中心數據調查報告》。獲取完整內容,聯系電話:010-56029552。